1.预期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
使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30%以上,
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90%以上;
获得厅级(政府)以上学术荣誉1人以上。
2.完成情况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38.9%,
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90.9%;
获得厅级(政府)以上学术荣誉4人。
此外,通过“广西民族大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
研究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完成情况一览表
(1)2014年,研究团队中有1人(覃媛元)晋升副高职称,研究团队中有1人(黄阳华)攻读博士学位。
(2)2015年,研究团队新引入副教授1人(何玉艳),研究团队中新增1人(黎鲜)攻读博士学位。
(3)2016年,研究团队中有1人(杨学明)晋升正高职称,通过“广西民族大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张英杰、贾毅)。
(4)2017年,研究团队新引入副教授1人(韦鸿举);研究团队中新增1人(梁云)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广西民族大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黄灵平)。
(1)2015年,杨学明被评为首批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2015年7月,覃媛元发表于《视听》上的论文《对外传播视角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缺失》,获“广西广播电视奖”论文类二等奖。
(3)2016年6月,王伟超发表于《视听》上的论文《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获广西广播电视奖(广播电视论文)三等奖。
(4)2016年6月,熊艳发表于《当代电视》上的论文《从<超级演说家>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密码》,获广西广播电视奖(广播电视论文)一等奖。
(5)2017年6月,熊艳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的论文《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寻根之旅和价值追求——以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为例》,获广西广播电视奖(论文类)三等奖。
3.人才培养
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广西民族大学第二批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获得成功。先后与南宁电视台、玉林电台电视台、广西日报社、人民网广西频道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或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先后与北海市电视台、北海市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或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与广西电视台进行校部共建,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此外,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广西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5年有7个团队获得立项。发动和组织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民族院校演讲比赛、广西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2014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举办的主播大赛、主持人大赛等等,并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