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教职员工 | 实验中心 | 招生就业 | 学生园地 | 研究生教育 | 校友风采 | 重点研究基地 
热点文章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从家乡来,到他乡去

2018年06月18日 13:15 作者:张谨绎 点击:[ ]

提到广西民族大学,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词可能就是“民族”。走在校园的绿荫下,偶尔会遇到几个异域面孔。他们肤色不同,服饰各异,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学生。

于2005年3月建立的国际教育学院,从建院之初的420名留学生,发展到2017年的1279名,这也使得民大成为区内接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留学生不仅在民大成长,还给民大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学习生活不一样

老挝留学生宏程远来中国已有五年。他的父亲经常在中国与老挝两地出差,比较两国经济等条件,为了让宏程远得到更好的发展,家人决定让他到中国留学。

刚进入学校,宏程远就遇到了与其他留学生同样的难题:语言障碍。来到民大的第一年,因为只能说出校名的中文,所以每次他坐出租车时,只能用“广西民族大学”这六个字表达自己的目的地。

上课时,老师讲中文,虽然语速不快,但他还是需要花一定时间去理解老师的话,这也对他学习专业课产生了诸多不便。但是,他每次遇见不懂的中文,就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并通过翻译软件将每个不明白的词记录下来,逐词翻译。

除了在学校学习,他也会通过日常的交流提升中文水平,比如去菜市场买菜等。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学习,他的中文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基本克服了沟通困难的问题。

初来中国,即使是有一定中文基础的留学生,与本地人交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来自越南河内东方大学的郭云英刚到中国时,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城市文化和内涵,于是便经常找陌生人练习中文。但一次与菜市场阿姨的交流却让她再次陷入困难。“她们讲的话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当地的方言。”当时的她就愣住了,虽然后面勉强交流成功,但自从那次以后,她就没怎么去过菜市场了。

虽然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障碍,但他们还是克服了困难,顺利融入到了民大的学习生活中。

课余生活很多彩

来到南宁之后,给宏程远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非常的“热闹”。

无论是从校园里组织的活动,还是城市的建设发展,这些与万象相比,都有很多不同:在原先老挝国内的学校里,活动总是很少,除了学习之外,校内的学生会没有组织过多余的活动。相比之下,民大活跃的校园气氛与诸多的校园活动深深影响了宏程远,自称为“宅男”的他也加入了老挝留学生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学生会主席。

除了学习之外,宏程远还参加了教育部为留学生举办的“留动中国”活动。他与民大其他的留学生共同作为西南代表队的成员,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也结交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朋友。

郭云英则为中越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5月26日,纪念中国-东盟建立战略关系15周年暨中越文化交流晚会在广西艺术学院汇演中心举办,她作为越南留学生的代表出席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推动了中越两国的友好交流。

回到家乡未可知

“我不想仅仅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在社会里谋求工作就得技多不压身。”郭云英说。

抱着这个信念,她完成了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越南语本科学业和行政管理学的硕士学业,并获得了民族教育学的博士学位。

“民大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所以如果能够申请到工作证明的话,我还想留在广西民族大学当老师。但如果没办法留在中国的话,我可能会回国报考越南国家民族委员会工作岗位,希望可以一展所长”。

宏程远则希望本科学习的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帮到老挝的国家建设。他说,从2013年到现在,南宁发展的速度比老挝快很多,也比老挝更发达。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伴随着两国之间铁路即将修建通车,家乡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宏程远已完成学业,并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他打算在本科毕业后回到国内继续深造,成为一名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未来,他准备当一名公务员,投入到老挝的发展与建设当中。

国际教育学院大楼(图片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官网)

(实习编辑:刘慧芬 校对:刘茂盛)

上一条:同舟共“记”端午情 龙舟竞渡创佳绩 下一条:站在毕业就业“分岔口”,是“观望”还是向前?

关闭

365bet.com官方网站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西路158号365bet.com官方网站
邮编:530008